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47节

作者:理振字数:3446更新时间:2024-09-05 16:52:47
  李炎迟疑的出声回复
  大胡子教授微笑颔首
  “是啊,他大概会心情复杂吧”
  “但我觉得,他不会后悔!”
  李炎疑惑
  “为什么?”
  大胡子略微眯眼,若有所思的解释道
  “在这个世界上,人只要往前进,就必须要付出代价。有些时候,不是我们该不该这么做,而是只能这么做!绝大多数时候,历史只能从两个同样糟糕透顶的选择中,挑一个不那么糟糕的。”
  “世祖皇帝生前,大概就是这种心情吧!”
  “但是,不得不做的事情,却并不意味着理所应当。历史不得不选择资本主义,并不意味着它是正义的,不能因此要求人民感谢它,因为人民在享受它的成果之前,已经付出超额的代价了!”
  言罢,铃声响起。
  第2章 激情岁月
  在1754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,所有都不会想到,原本为帝国乃至人类世界带来如此丰厚成果的资本经济,原来还有如此恐怖的一面。
  广州证券交易所,犹如雪崩般飞速下跌的数字,让无数满怀热情的心脏,瞬间降至零下冰点。
  白色雪花一样的票证,在混凝土大楼之上飘洒而下,满街都是,曾经千金难购,如今却无人拾取。
  泉州房产期货,是点燃火药桶的第一声
  人们这才发现,经过大半世纪的繁荣,帝国的经济,死死捆绑在上层皇室、勋贵、外戚和世家集团,牢牢控制的金融集团战车之上。
  当战车的轮毂踏空,就像一条跨越悬崖的铁索桥突然被斩断
  整个国民经济,迅速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。
  不同于世祖皇帝以及帝国制度开创者们,最初的设想
  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
  因为同样是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,此时的大明情况远不同于后世的英国。
  英国的市场在外,可以利用源源不断的殖民地进行倾销和输血。
  而大明的主要市场在内,上亿人口级别的大工业机器,想要倾销商品,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第二个能够容纳的市场。
  何况经过几十年的追赶,英、法、德、俄等新兴经济体,没有道理坐以待毙。
  所以当国内市场错位时,大明哪怕通过压榨殖民地,也无法填补空缺,甚至是饮鸩止渴。
  但统治阶级也只能饮鸩止渴,否则还能怎样?
  革自己的命?别开玩笑了!
  从昭宗逝世以后,帝国对下属殖民地的压榨,愈加苛刻。
  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,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国、哪一族人民,应当天生做奴隶。
  但现实总是残酷的,如东南亚、日本等地,由于距离帝国太近,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,何况骆驼还没瘦死?
  所以即使爆发了动乱,平息也不过旬日之间
  但一些距离帝国万里之遥的地方,就大不相同了。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大明的舰队,于显宗末年抵达美洲西岸,由于这距离华夏东面万里之遥的新土,气候宜人,适宜居住,而且地域广袤,土地肥沃,犹如另一个中原大地。
  开拓者们将这里命名为“东夏”
  此时欧洲人已经在美洲经营百年,但主要都集中在东海岸
  西海岸仍然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
  明人到达西海岸后,经过数十年时间,逐渐开发经营,先后建立了九个都督府。(后称东夏九督,或者东夏九州)。
  但这里和东南亚状况完全不同。
  东夏距离故土,远隔半个地球,横跨太平洋,风帆战舰往来需要一年。就算后来进入蒸汽时代,这个数字也是按月起步,从广州出发,到新夏和到欧洲,差别不大。
  地理隔断带来的不只是交流不便,还有文化与认同感的缺失。
  中国人毕竟不是欧洲人,针对美洲本土原住民,做不到斩草除根的屠杀。
  那反过来,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下,正如中国历史上不断发生的那样,两个族群逐渐走向融合。本地土着被远道而来的文明感染,万里迢迢而来,已经过了两三代人的华人逐渐接纳这里和自己同样肤色的族人。
  由于地理隔绝,东夏相较于亚洲的殖民地,总是有着更强的自主权
  来自华夏大地的文化,开始在异域绽放出别样的风采。
  他们开始自居为“东陆中华”
  东夏,自十八世纪中叶以后,已经从一个地理概念,变成了事实上的政治文化体系。
  但遥远的,东夏人连见都没见过的那个帝国,却依旧把他们看做殖民地,看做可以予取予夺的奴仆!
  虽然在和本地土着的交流过程中,口音发生了变化(文字没有改变,因为印第安人没有成熟文字体系,这个过程可以参照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),但他们同样说汉语。
  可那些来自西面大陆,高高在上的帝国统治者们,就如同南北朝时期,自居正统的南朝世族,把北魏后与鲜卑民族融合的汉人称为“夷属”一样。
  他们不愿意为东夏人的公民身份买单!
  毕竟,对于帝国的统治者而言,这种时候,还正嫌殖民地不够用呢,什么?你说你要当公民?你也配姓赵?
  当年轻的愍宗皇帝,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,选择加大对殖民地的盘剥力度时。
  自居为“东陆中华”,自有一番骄傲的东夏人,拿起了武器!
  派驻东夏的都护被驱逐,横征暴敛的税监官吏被处死。
  数以万计的民兵,冲进军械库,武装起来,在本地豪强的带领下,占据都督府,宣告独立。
  1756年,新乡州都督府被三千多义军攻占,义军首领陈邦岳,宣告成立东夏国。
  一月后,北港州(西雅图)独立
  紧接着是盐湖州(内达华)、山南州(旧金山)、长滩州(洛杉矶)……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一月后,消息传到西面
  东夏,是大明众多海外殖民地中,面积最大的一个。
  年轻气盛的皇帝哪里能经得起这种刺激,转眼之间,整个东夏之地不复大明所有,这些杂种暴民怎么敢?
  蒸汽舰队气浪滚滚,朝着万里之外的怒火扑去。
  长达十二年的东夏独立战争,拉开序幕
  “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”
  永远不要认为英雄只会诞生在自己这边,这个世界总有英雄人物,尤其是危难之际。
  至少陈邦岳正是这样的人。
  他以令人惊叹的魄力和决断,快速在东夏九州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结成统一的武装。
  愍宗承康三年,1756年九月
  这一年,也是东夏民国元年
  来自东夏九州的数十名义军代表,聚集北港州。
  陈邦岳拒绝了有代表提议让他当东夏国主的建议
  数十名代表歃血为盟,宣告东夏共和国的成立。
  “共和”二字,取自春秋,昔年周厉王暴政,引发国人暴动,驱逐天子,周公召公并列行政,号曰共和。
  改元为“民国”,意为人民之国,并击白马为誓,凡此之后,欲家天下,窃神器于一户一门所有者,天下共诛之!
  推举陈邦岳为执政,统领军国大事
  盟誓之后,代表们退回各州,招募民兵。
  在陈邦岳的大胆指挥下,东夏军利用明军远道而来,军心动摇,补给线漫长,而且没有群众基础的弱点,于东夏山脉(落基山脉)和海岸山脉的崇山峻岭当中,持续消耗对方,让明军精疲力竭。
  东夏军从不与明军正面决战,而是以遍地烽烟的民兵和游击队,以及近一个世纪来,与当地土着人民早已血浓于水的纽带,把看似强大的明军,拖入群众战争和游击战的泥沼。
  如果说,经济危机只是宪昭盛世结束的标志,那东夏独立战争,则成为了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
  毫无疑问,年仅二十出头,在父亲景宗皇帝突然驾崩的情况下,还没有经历完整继承者教育的愍宗,应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方法,是完全错误的。
  当然,对于百年来,在纸醉金迷中沉沦的统治阶级而言,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  被激怒的年轻皇帝,在帝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,把军队填入万里之外的泥沼当中,长达十二年,最后还极其难堪的失败了。
  反而是东夏共和国,在长达十二年的残酷战争取得胜利后,彻底斩断了对帝国的最后一点感情纽带,也锻炼出了一批于战火中成长的杰出领导者,正如一百多年前的大明那样。
  他们将自豪的,在万里之外,另起炉灶,独自举起华夏文明的崭新旗帜,而不是作为谁的附庸!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  “这一章的题目不是新文化运动吗?为什么要从东夏独立开始讲起?”
  讲台下方,一名听课的学生举手发言
  相较于上次,教室里人更多了,已经能挤满阶梯教室的一半空间
  教授讲课很有意思,这门课本来是新开的,选修只有几十人,结果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口碑相传,居然有不少人主动旁听。
  大胡子教授被打断也不生气,笑着解释道
  “因为东夏的独立,对于当时的帝国而言,不只是丢失了一个殖民地那么简单。”
  “如果那里诞生的是一个军阀专政,或者哪路豪杰的自留地也就罢了。”
  “可东夏诞生的,是一个共和国啊!”
  李炎在教授讲到东夏独立后,就略有所思,听到这话,立即恍若意识到什么,突然发问
  “可是教授,我不明白,东夏虽然当时已经独立,但文化体系和大明差不多,他们为什么会突然冒出一个‘共和国’呢?”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